[以下摘錄自:科學人Science 2.0]
不論好壞,Science 2.0網站已開始激增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師們創設的開放濕體計畫(OpenWetWare)是個值得注意的例子。
第一代全球資訊網的威力,迅速改變了搜尋商品與資訊的模式。最近出現的Web 2.0,例如網誌、標籤索引(tagging)和社交網站等新功能,也迅速拓展了人們的能力,不再局限於消費線上資訊,而也能夠出版、編輯並且合力創造資 訊,這情況使得從事新聞、行銷甚至政治活動的傳統機構,都必須採用全新的思考與營運方式。
接下來可能輪到科學界了。研究人員已經開始運用Web 2.0廣大開放的性質,展示他們的工作。這些人為數不多(而且不只是年輕人),但逐漸增加。雖然他們的努力不夠集中,還稱不上是一種運動,但是到目前為 止,根據經驗來看,這種網路上的「Science 2.0」不只比傳統科學更富合作精神,也更有生產力。
網路期刊《科學公共圖書館線上版》(www.plosone.org)執行編輯舒瑞吉 (Christopher Surridge)解釋:「科學的發生,不只是因為有人做實驗,也因為有人討論那些實驗。」批評、建議、分享點子與資料等,是科學的核心,也是最有效的工 具,以修正錯誤、建立對同儕成果的信賴,進而塑造新知識。雖然同儕審查論文很重要,舒瑞吉也發表了很多這類論文,但他說:「它們只記錄了作者所做過的事情 以及當下的想法,除了引用文獻以及給編輯的信這種最基本的動作,無法促成進一步的合作。」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的開放濕體計畫(www.openwetware.org)是最早的成功案例之一,它是2005年由MIT生物工程師安迪 (Drew Endy)和奈特(Thomas Knight)實驗室裡的學生所推出,這個計畫原本只被當做更新這兩個實驗室網站的方法。如圍記網站(wiki)這類的開放濕體的合作方式,是讓任何有存 取權的人參與編輯網頁,和維基百科(Wikipedia)用的是同樣的軟體。之後,學生高高興興地開始在網頁上介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。
現在有許多生物研究者利用逐漸增加的開放濕體網站來工作,例如在綜合生物網(SyntheticBiology.org)張貼求職、會議、倫理的討論以及 其他資訊。目前開放濕體涵括了各洲的實驗室活動、數十種課程與團體活動、數百項實驗程序討論,網頁數目超過6100頁,由3000位註冊者編輯。2007 年5月,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補助開放濕體團隊推動一項五年計畫,使該平台從MIT獨立出來,成為自給自足的社群。該項補助也將支持開放濕體擴充版的創設, 使其他領域的研究社群也能使用。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