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8/23 04:09
〔記者胡清暉/台北報導〕台灣在積體電路晶片的材料研究出現重大突破!清華大學已找到造成晶片短路、斷路的關鍵,把「高密度奈米雙晶結構」植入晶片中的銅導線中,可延長十倍壽命,同時也有助於開發更小的電腦CPU、手機晶片,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的「科學(Science)」期刊上,這也是台灣三十年來首度有半導體相關論文獲得選刊。
台灣半導體研究 30年來首見科學期刊
這篇名為「銅原子在雙晶結構晶體中的晶界擴散行為觀測研究」的論文,是清大材料系教授陳力俊、副教授廖建能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,包括中研院院士杜經寧、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吳文偉、清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陳冠嘉等人共同撰寫。
陳力俊指出,清大利用頂級的「臨場超高真空穿透式電子顯微鏡」,成功觀測到銅導線的銅原子在電流作用下,會受到奈米雙晶結構的影響,產生遲滯現象。
負責研發的廖建能說明,積體電路晶片的導線具有電源供應、訊號處理的功能,用來連結不同元件,由於銅導線的導電性比鋁導線好,近年來電腦CPU、部分手機的晶片已改採銅導線。然而,銅導線在電流作用下,銅原子會不停地移動,並留下無法導電的孔洞,最後導致短路、斷路。
廖 建能把「銅導線」比喻為「河流」,銅導線中的「銅原子」就是河流中的「石頭」,銅導線傳導的「電流」則是河流的「河水」,在電流的通過中會流失銅原子,造 成孔洞,進而讓銅導線逐漸失去導電作用,因此,這項研究就是透過銅原子的排列結構,去避免電路的短路、斷路,一如河流中把大量石頭重組排列,去抵抗水流的 沖刷。
改變銅導線結構 啟發下一世代技術
陳力俊分析,把「高密度奈米雙晶結構」植入積體電路晶片中的銅導線中,可延緩微電子元件失效問題,對於下一世代積體電路製程技術的開發,極具啟發作用。
廖建能指出,由於晶片體積愈小,銅導線也越來越細,但電流密度卻愈大,導線損壞率自然會愈高,這項研究成果,可以減少銅導線因電流作用的耗損,讓電腦CPU、手機晶片愈做愈小。至於可以做到多小?廖建能認為,必須同時結合按鍵、螢幕各方面技術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