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7/09 04:33徐尚禮上海報導
由於通路不易打開及消費市場變化,上海最大的台灣水果及農產品進口商「吉谷食品」在虧損近一億元新台幣後,決定退出上海市場。至此,三年前國共論壇所促成的來滬台灣水果進口商已全部滅頂。
「我有如在大海游泳,奮力前行,游到一半才發現怎麼人全都跑光了,只剩下我一人。現在我感到深深的無力感」。「吉谷食品」總經理林志鴻昨天表示,他決定結束台灣水果進口生意,但保證會把善後問理處理好。
林志鴻說,「我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要結束三年來在上海推銷台灣水果及農產品,既傷感也灰心」。
外傳,吉谷食品一共虧了二千萬元人民幣。林志鴻說,「一共約二千多萬元人民幣,本來想去年就結束進口水果生意,但擴大台灣水果進口項目和零關稅等優惠措施,畢竟是國共論壇所推動的,當時考慮台灣總統大選在即,要是收手太敏感,所以才撐到現在」。
上月底,上海官方報紙報《新民晚報》接到讀者投書說,眼看吉谷的水果及茶葉提貨券就要到期了,撥打送貨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,吉谷位於淶亭北路的倉庫已人去樓空。
林志鴻說,該報所說不完全是事實,儘管要結束進口台灣水果業務,並不意謂公司要馬上關門,現在公司仍有四個人留守,專門處理顧客善後問題。他強調,「我們一定會把善後問題處理好」。目前,吉谷在上海久光百貨公司的專櫃已撤離,網上訂貨也停止。
為何當初一片看好的上海台灣水果市場,竟然連續讓幾家台灣進口商滅頂?林志鴻認為,通路是一大問題,而上海通路太大了。
「生意做不成雖然不能全怨別人,但紐西蘭的奇異果、美國華盛頓州的蘋果都因為官方全力協助,才能推向國際市場」。林志鴻認為,台灣水果打入大陸及全世界,台灣政府還有努力空間,只靠業者單打獨鬥不僅辛苦而且風險極高。
在吉谷決定退出上海市場前,去年,上海幾家規模較小的台灣水果進口商已悄悄告別上海灘,曾在上海龍吳路設店的台商如今也銷聲匿跡。
台商指出,大陸最有實力的台灣水果進口商在福建廈門,多半為大陸人士經營,廈門因而成為台灣水果進口的最大集散地。
進口到上海的台灣水果,由於航運費加上抵岸後的冷凍倉儲費,一般而言都比大陸同品種水果貴十倍,例如珍珠芭樂一粒十五元人民幣,金煌芒果一個五十元人民幣。由於昂貴,台灣水果多半在年節送禮時才熱銷。
上海水果消費市場變動大,三年前上海新聞一陣熱炒台灣水果時,小市民還會嘗鮮,今日上海各水果專賣店早就看不到業者打出台灣水果招牌,攤上雖然擺著香蕉、芒果、鳳梨等,但全都是大陸本土種植的台灣水果品種,口味雖然差些,價格卻相對便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